當期損益是指企業(yè)在一個特定會計期間(如月度、季度或年度)內,通過經營活動、投資活動及其他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全部收益與損失的凈額,反映了該期間內的經營成果,通常體現為凈利潤或凈虧損。 核心要點: 1. 時間范圍 - 僅指當前會計期間(如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),與前期或后期無關。 2. 包含內容 - 收益:營業(yè)收入、投資收益、公允價值變動收益、營業(yè)外收入等。 - 費用與損失:營業(yè)成本、稅金及附加、銷售/管理/財務費用、資產減值損失、營業(yè)外支出等。 - 最終結果:收入-費用=凈利潤(或虧損)。 3. 會計處理 - 直接影響利潤表的科目均計入當期損益。例如: - 銷售商品收入 → 增加當期損益; - 支付房租 → 減少當期損益; - 存貨跌價 → 計提資產減值損失,減少當期損益。 4. 與其他概念的區(qū)別 - 其他綜合收益:如金融資產重估、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等,雖影響所有者權益,但不通過當期損益反映。 - 資本性支出:購置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支出,通過折舊分攤到多期損益,而非一次性計入當期。 示例說明 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: - 銷售收入:500萬元 - 成本:300萬元 - 管理費用:50萬元 - 投資收益:20萬元 - 罰款支出:10萬元 當期損益(凈利潤) = (500-300-50) + 20-10 = 160萬元。 為何重要? - 業(yè)績評估:衡量企業(yè)短期經營效率; - 決策依據:投資者、管理者通過當期損益判斷盈利能力和風險; - 合規(guī)要求:會計準則規(guī)定收入與費用需按期匹配,確保財務數據真實。 提示:當期損益不等于現金流,因其包含未實際收付的項目(如折舊、應收賬款)。需結合現金流量表綜合分析企業(yè)健康狀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