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當前(2025年)適用的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相關計算規(guī)則。需要特別注意的關鍵點是:勞務報酬所得需要先進行預扣預繳,然后在年度終了進行綜合所得匯算清繳。

一、 預扣預繳階段(支付方代扣代繳)
當個人取得單次勞務報酬時,支付方(扣繳義務人)需要按照以下規(guī)則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:
計算應納稅所得額:
- 每次收入 ≤ 4000元: 應納稅所得額 = 收入額 - 800元
- 每次收入 > 4000元: 應納稅所得額 = 收入額 × (1 - 20%)
適用稅率表(預扣率):
根據(jù)計算出的 應納稅所得額,對照下表確定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(shù):
| 應納稅所得額 (預扣) |
預扣率 |
速算扣除數(shù) (元) |
| 不超過 20,000 元的部分 |
20% |
0 |
| 超過 20,000 元至 50,000 元的部分 |
30% |
2000 |
| 超過 50,000 元的部分 |
40% |
7000 |
計算預扣稅額:
預扣稅額 = 應納稅所得額 × 預扣率 - 速算扣除數(shù)
預扣預繳階段的要點總結
- 800元/次免征額: 每次收入 ≤ 4000元時,先扣800元費用。
- 20%費用扣除: 每次收入 > 4000元時,按收入的20%扣除費用。
- 三級超額累進預扣率: 20%, 30%, 40%,對應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區(qū)間。
- 支付方責任: 由支付報酬的單位或個人負責計算并代扣代繳稅款。
二、 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階段
勞務報酬所得屬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組成部分(另外三項是:工資薪金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)。在年度終了后(通常是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),納稅人需要將全年取得的這四項綜合所得合并,進行匯算清繳,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稅額,多退少補。
計算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:
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= (全年工資薪金收入 + 全年勞務報酬收入×80% + 全年稿酬收入×80%×70% + 全年特許權使用費收入×80%) - 基本減除費用(60,000元/年) - 專項扣除(三險一金個人部分) - 專項附加扣除(子女教育、贍養(yǎng)老人等7項) -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
- 特別注意:勞務報酬所得在并入綜合所得時,統(tǒng)一按其收入額的 80% (即相當于扣除20%費用) 計入收入總額。 稿酬所得在此基礎上再打七折(56%計入)。
適用稅率表(綜合所得年度稅率):
根據(jù)計算出的 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,對照下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(shù):
|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(匯算清繳) |
稅率 |
速算扣除數(shù) (元) |
| 不超過 36,000 元的部分 |
3% |
0 |
| 超過 36,000 元至 144,000 元的部分 |
10% |
2520 |
| 超過 144,000 元至 300,000 元的部分 |
20% |
16920 |
| 超過 300,000 元至 420,000 元的部分 |
25% |
31920 |
| 超過 420,000 元至 660,000 元的部分 |
30% |
52920 |
| 超過 660,000 元至 960,000 元的部分 |
35% |
85920 |
| 超過 960,000 元的部分 |
45% |
181920 |
計算年度應納稅額:
年度應納稅額 = 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× 適用稅率 - 速算扣除數(shù)
匯算清繳結果:
應退或應補稅額 = 年度應納稅額 - 全年已預繳稅額(包括工資薪金預扣稅 + 勞務報酬預扣稅 + 稿酬預扣稅 + 特許權使用費預扣稅)
匯算清繳階段的要點總結
- 并入綜合所得: 勞務報酬所得不再單獨計稅,而是和工資薪金等合并。
- 費用扣除統(tǒng)一為20%: 在計算年度收入總額時,勞務報酬統(tǒng)一按收入額打8折(相當于扣除20%費用)。
- 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: 3%到45%,稅率整體低于或等于預扣率(特別是對于中低收入人群)。
- 享受各項扣除: 可以扣除基本減除費用(6萬/年)、三險一金、專項附加扣除等,大幅降低稅負。
- 多退少補: 年度預扣的稅款總和與最終年度應納稅額比較,多退少補。對于主要收入是勞務報酬且全年綜合所得不高的人來說,預扣的稅款在匯算時很大概率能退回來。
重要提示
- 800元以下免稅: 單次勞務報酬 ≤ 800元,支付方無需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。但全年所有勞務報酬收入仍需在匯算清繳時合并申報(不過800元以下單次在計算年度收入時本身就不計入)。
- 按次概念: 預扣預繳是按“次”計算!按巍钡慕缍ㄍǔV竿豁椖窟B續(xù)性收入,以一個月內(nèi)取得的收入為一次。具體界定需參考稅法規(guī)定。
- 匯算清繳是最終結果: 預扣稅只是“預繳”,最終稅負由年度匯算清繳決定。預扣率高(最高40%)不代表最終稅負高。
- 納稅申報: 納稅人應依法進行年度匯算清繳申報。符合條件的納稅人(如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或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等)可能無需辦理匯算清繳,具體政策以當年稅務部門公告為準。
- 政策更新: 稅收政策可能調(diào)整,請務必以國家稅務總局發(fā)布的最新官方文件為準。如有復雜情況或大額收入,建議咨詢專業(yè)稅務師或當?shù)囟悇諜C關。
示例(預扣預繳)
- 例1: 單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元。
- 應納稅所得額 = 3000 - 800 = 2200元
- 預扣稅額 = 2200 × 20% - 0 = 440元
- 例2: 單次取得勞務報酬5000元。
- 應納稅所得額 = 5000 × (1 - 20%) = 4000元
- 預扣稅額 = 4000 × 20% - 0 = 800元
- 例3: 單次取得勞務報酬30,000元。
- 應納稅所得額 = 30,000 × (1 - 20%) = 24,000元
- 預扣稅額 = 24,000 × 30% - 2000 = 7,200 - 2000 = 5,200元 (因為24,000 > 20,000)
- 例4: 單次取得勞務報酬60,000元。
- 應納稅所得額 = 60,000 × (1 - 20%) = 48,000元
- 預扣稅額 = 48,000 × 30% - 2000 = 14,400 - 2000 = 12,400元 (因為48,000在20,000-50,000區(qū)間)
最終稅負需等待年度匯算清繳才能確定。 |